聖功女中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沒(媒)有人說的故事》從認識媒體開始,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立場看待事情;再從回到戒嚴時期的角色扮演帶入人權主題,了解什麼是白色恐怖。透過接觸不同的人權個案,也認識搜尋相關資料及議題的管道,並在走訪與個案相關的景點後,學生自覺有必要對在地的歷史和議題進一步探究。
學生們藉由閱讀大量的檔案,包括自白書、遺書、審訊筆錄、回憶錄等,重新建構在地的人權故事,再經由團隊合作所產出的節目和成果。除了透過高中生熟悉的IG、Podcast等媒材傳播給更多人知道,更進一步透過自創或接洽網紅、粉專等平台,後來又得到長期報導受壓迫者和為弱勢發聲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認可、合作與邀稿、刊登。 學生嘗試透過報導的角色,走出校園,將自己的作品經由企劃、公關等方式傳播和行銷自己的節目和作品,讓外界看到高中生也能關心公共議題和進行公共倡議;進而經由接洽合作平台,以及透過不同媒體的傳播,學生撰寫的故事和報導得以達到傳播的效果,讓社會各界看到本校在推動新課綱的努力,也對探究與實作以及強調「溝通互動」、「自主行動」和「社會參與」三大核心素養的108課綱有更深入的了解。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媒(沒)有人說的故事》
相關課程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武陵遊藝-GO健康、FUN生活
以健康管理知識築基與體適能為核心的課程設計強化身體與心理素質,以實踐建構領導力、合作力、問題解決、溝通力、體驗環境美感、接受失敗、自我突破與冒險的勇氣。

桃園市立內壢高級中等學校
國際議題探究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曾說:「學習沒有專家,自己去體驗,才是最真實的。」本課程即是採取LBD(Learning By design)及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模式,以脈絡化...

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
動地理
1.多元能力培養—除了以基礎課程獲得使用地理技術的能力,並能應用於生活中。在課內活動、作品製作的分組討論過程,學會規劃、溝通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在教室內發表...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PBL-中山幸福提案
PBL課程,結合生活觀察及聯合國17項永續議題,以學生學習為基礎,培養學生提問力、探究力、敘事力,並透過實作及行動策略展現實踐力。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級中學
英文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從閱讀文學作品到編劇,並以流利的英文表演劇本的精髓。對於口說、寫作助益良多,期間學生之間的組織與溝通技巧能力也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