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B 溝通互動
C 社會參與
課程理念與目標
設計理念:
1. 以文化走讀引導學生對「高雄溫泉與冷泉」的探究,提高學生對在地文史的尊重與熱愛。
2. 欣賞政府治洪之「柴山滯洪公園」與台灣水泥公司遺址建築的美,學習社區營造之環境教育。
3. 體驗「走讀」的樂趣與精神,激盪學生創意思考之能力,完成地景導覽設計,能吸引他人共榮。
教學目標:
1. 導讀:以歷史為主軸,貫穿本土文學、地理、音樂、物理等學科,引導學生進入時空背景。
2. 文化走讀:
(1) 以文化走讀引導學生對「高雄溫泉與冷泉」的探究,提高學生對在地文史的尊重與熱愛。
(2) 觀察政府與產業建設之「柴山滯洪公園」的治洪功用並融合環境教育,欣賞台灣水泥公司遺址建築與古蹟與社區營造之美。
(3) 體驗「走讀」的樂趣與精神,激盪學生創意思考之能力,並完成地景導覽圖。藉此將高雄溫泉與龍嚴冽泉文化推展出去,讓民眾更愛我們的高雄。
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對本土文學、在地生活有興趣的、關心自然景觀、環境議題的學生。
教學內容與策略:
1. 領域統合,多元學習。對這次結合多科統整課程,相信老師和學生都得到不同的收益。
2. 共同合作,札根成長。成功的教學不是只有學校單方的經營,更需要家長與社區的支持。從緊溱的課堂安排適當的走讀,得以融合社區生態的課程得以在校園中成長拙壯。
3. 透過走讀,深深觸動。實施城市走讀後,學生對戶外教學有不同的見解。龍泉社區的歷史、人文景觀,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為參與的師生打開另一扇學習的課程。
教學評量:以學習單、小組報告等多元評量方式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學習表現:
1.學生經踏查更明白「高雄溫泉」的歷史淵源。
2.學生經實地走讀更能區辨龍嚴冽泉與高雄溫泉的差異。
3.見證高雄水泥產業的興衰。
4.不同時空背景下對土地利用的轉變與價值轉化。
學習成果:體驗「走讀」的樂趣與精神,激盪學生創意思考之能力,並完成龍嚴冽泉地景導覽圖。
相關課程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
歷史this way
歷史THIS WAY,是苗中歷史科劉宇堂老師所開設的課程。 考慮到一般學生都喜歡聽歷史故事,卻不喜歡上歷史課,把歷史侷限成背科。為了扭轉既定印象,因此從各種角度述說,...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淡水學
從淡水出發,以始為終認識這片土地。整合時間與空間的概念,述說生命故事,探究地方議題,策劃導覽活動,通力完成主題研究。

桃園市立內壢高級中等學校
媒體識讀停看聽
時下資訊爆炸,本課程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了解新科技的影響,拓展多元國際觀,進而正確分析、應用媒體,成為獨立思考的閱聽人。

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
發現虎崗
課程以本校桃園高中與前臨的南崁溪、後依的虎頭山等校園環境探索為核心的「發現虎崗」,依國文、英文、社會、數學、自然學科領域分成五個通識型的微課程,並將高二所有班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