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B 溝通互動
C 社會參與
課程理念與目標
本課程係由教師團隊引導學生探究在地文化脈絡,並深入茶、染兩大產業,從發現問題、擬定策略、採取行動,最終進行反思回饋。期許學生從理解在地出發,深刻感受地方產業的豐富內涵,進而發現當中的困境與挑戰,透過小組共學共創,提出新世代的解方並採取行動。因此,本課程設計橫跨七大領域並結合探究與實作,並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地方創生,透過創新設計與國際交流提升地方產業的能見度,進而提供學生多元展能的舞台。
課程與教學設計
在探索在地的課程設計,透過曼陀羅九宮格引發學生的三峽印象,並透過小組主題式的探究,運用多元文本的分析,並結合社區GIS進行數位說故事。當學生能大致掌握地方發展的脈絡後,再從茶、染專題深化對於地方的理解與認識。
在茶的專題課程中,先帶領學生從手搖茶飲出發,理解茶與自身的關係,並透過親手栽種一株茶苗,感受一杯好茶背後的甘苦,也深入橫溪茶鄉進行採製茶體驗、茶師深度訪談等。並運用五感品評在地好茶,結合大數據分析與程式設計,演繹出碧螺春、蜜香紅茶與白茶的絕佳風味。以手作的溫度製作屬於個人的茶器,並發揮新世代的創意,設計青春洋溢的茶包,也與地方共同辦理茶鄉走讀、三峽綠茶季、新春封茶雅集等特色活動,並結合跨國交流彰顯在地文化價值。
在藍染的課程中,引導學生先從校園植物出發,利用槌染進行植物染色的體驗,再探尋過往藍染產業的痕跡。另外,也從染缸的化學成因、養護作業到染布技法、手縫車縫的實作體驗,最終由學生發揮創意,製作獨一無二的藍染桌墊、杯墊、桌巾、手提袋、筷套等文創商品。
評量方式以多元評量為主,不論是小組探究任務、實作成品以及期末的成果展,均由教師團隊設計評量規準,並透過小組互評與自評等進行綜合評比,也邀請全校師生與地方產業給予學生回饋與指點。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學生透過課程實際參與地方創生的推動,例如共同進行三峽橫溪茶區的訪談記錄與地圖繪製,並成為三峽區農會的官方文宣品,也共同參與2021年三峽綠茶季的推廣活動,並於新春封茶雅集擔任茶侶,共同展現學習成果。此外,也與在地百年茶行-天芳茶行合作,共同開發文創茶包,並已成為商品深受好評,也持續進行文創明信片、手提套、杯套的開發,並拍攝微廣告共同推廣在地特色產業。
相關課程

國立馬公高級中學
海洋文化獨木舟理論與實務

國立竹山高級中學
大家來找茶
竹山在地茶葉享譽盛名,大家來找茶是多元選修課程,課程除了介紹台灣茶種、茶的製作過程及茶道外,另外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將台灣茶推廣至國際。

台北市立明倫高中
理解與表達
本課程其目的為發展學校特色活動,透過闖關活動設計,結合國、歷、地、公等課程學習活動,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外進行地理實察,讓學生認識在地特色,親身去看到、認識在地環境...

臺中市私立衛道高級中學
學習診療室
本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思考與實作,旨在連結本校學生圖像與願景的「方法學」學習法,最後以「世界咖啡館模式」成果發表。

新北市立板橋高中
透過藝術的學習 X 生物藝術
一、從STEAM教育出發,以生物、藝術、文學、生活科技做為跨領域整合的課程內容。 二、透過策展任務,學習創意展現、團隊規劃與執行。 三、省思環境與人我關係,強化正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