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優課程

戶外教育

課程設計帶動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師法自然。搭配素養導向教學,跨領域及跨學科的主題課程,強調個人體驗與團隊合作。教師社群亦可進行實作課程並進行公開授課,與各學科交流,進行專業回饋。引導學生反思環境議題並共同腦力激盪,提出問題解決方案。

戶外教育
多元選修
跨領域
DOWNLOAD
國立潮州高級中學
吳玉潔、蔡頌梅、黃恒滿、李伯恩、潘穎

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理念與目標

1.讓學生走出教室,師法自然,讓學生懂得利用真實性情境進行學習。
2.搭配素養導向教學,跨領域及跨學科的主題課程,強調個人體驗與團隊合作。
3.教師能進行實作課程、公開授課與各學科專業回饋。
4.教師透過社群活動增能,增進教師教學媒材研發能力。
5.教師將各自所長彼此對話分享,運用於教育現場,增進學習成效。
6.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及分享,共同解決問題。
7.校內及跨校分享課程歷程及成果。
 

課程與教學設計

1.主要活動內容為本學期的課程發展與課程開發、設計等,包括結合110年國教署補助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育計畫。
2.學校戶外教育的場域設定為:「社區部落」、 「山林溪流」、「海洋水域」三大方向,跨領域跨校共備討論,給學生探索自然(自然力)、身心健康(療癒力)、原民文化(文化力)、安全管理(評估力)、永續環境(永續力),五力並重的創新課程學習。
3.本課程建置Google classroom雲端平台,將相關的課程內容、教材、教案、評量規準等,以及學生課堂討論及戶外體驗反思,都利用平台公告及儲存,讓課程活動成果紀錄便捷且有利學生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上傳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1.參與課程的學生享受並認同這樣的課程,對於可以走出教室的學習更是充滿期待。
2.鼓勵學生結合環境議題參加比賽,學生參加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徵文比賽成績斐然,另學生參與海洋學科中心辦理海洋論壇作品榮獲特優及優等。
3.本課程為實作課程強調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學生們能夠相互合作。
4.師生積極透過課程與自然環境接觸,向自然致敬,足跡遍布屏東山海:笠頂山、雙流森林公園、里龍山、北大武山、墾丁南灣、滿州九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