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優現場| 課程體驗

後勁嬉遊記

從河流出發,帶學生走出校園,觀察並反思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遷,勾起在地情誼,主動關心、參與社會議題,讓學習和生活緊密連結

教學演示教師

高雄市立中山高中/潘柏宸、李元君老師

時間

2022.07.02 10:30-12:00/13:30-15:00

高雄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李若瑛、李元君、葉誌軒、蔡玉葉、
劉素華、潘柏宸
地方學
校訂必修
跨領域

 

我們從「河」開始

在地學,對學生來講很扁平,沒有立體感,遑論人與環境的互動共感。
從地理課本背了尼羅河、長江,但你知道學校旁的那條溪叫什麼名字嗎?當外地朋友來到你的家鄉,你會帶他去哪裡走走?如果回答都是「不知道」的話,那麼就很適合上一堂像「後勁嘻遊記」這樣的在地課程。
我們從何開始?從學校旁的溪流「後勁溪」開始。
 


 

當單一學科不足回應學生認識在地的風土與自然,向來習慣單打獨鬥的國文、歷史、地理各科,從105學年起開啟合作之路。老師們從「河」開始,決定拿掉學科本位,把在地與生活拉進來,帶學生往外看,說自己與這塊土地的交疊與連繫,表述自己面對環境變遷的推探與回應。
 

不單是教室的一門課

學校拐了彎就是楠梓加工區,過條馬路就能看到「後勁」。工業區的產業變化、新舊部落的座落疊映、後勁溪的環境議題等,都是最貼合學生生活的學習素材。
 


 

在地風土紀事與古今地圖,成了學生認識這裡的開始。教師運用新課綱的理念和學校的課程地圖—以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將「後勁嘻遊記」校訂必修課程聚焦在「變遷」,以「河流變遷」、「聚落與祭祀文化」以及「地景變遷」為三大單元,藉由小組討論、圖文創作、地景變遷道具包的抽絲剝繭、五輕議題的公民影像報導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在地,看見家鄉。老師們更直接把學生帶出圍牆,那種實境感與學生的專注,親撫著蜿蜒的河道、追憶舊部落裡消失的河道、蹲跪尊佛前的虔誠臉龐,一個個凝神佇立的背影,帶給身為課程設計者的老師們許久不褪的悸動。
 


 

向河走去,我們將帶領學生去遠方

帶學生看河道、地景變遷,觀察聚落人群與祭祀文化,已成了「後勁嘻遊記」的日常,一群可愛又可靠的教學夥伴,與學生洋溢青春笑語同行,閱讀在地,映照古今!我們從來不在意他們是否成為卓越的攀越者,而是希望能走入生活,與環境對話,打開五感,擴展生命的邊界,學會生活、呼吸與感謝。
 




 

未來,我們依舊行過渠道,走入藍田,帶著一屆又一屆的青春從河開始,向河走去,帶著學生一起去遠方。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