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B 溝通互動
C 社會參與
課程理念與目標
課程名為「論辨」而非「辯論」,主要是希望學生能透過討論辨別各種資訊,理解臺灣是國際的一份子,對於國際間發生的各種事情,臺灣和世界各國一樣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我們除了以SDGs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分享外,更希望學生由外而內,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臺灣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一切,並從中尋求可能的解決方式,進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旨在理解與尊重,而非對抗與仇視。
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學策略與方法:分組學習為主,教師講述為輔。教師協同教學。
評量方式:課堂發表、實察任務、個人心得、小組互評…等。
教學資源:網路資源、社區資源、地方人士
授課流程:
行動一:你好,這是我的名片
小組破冰―由教師引導小組完成團隊藍圖,凝聚共識。
行動二:一起話永續
1.你怎麼說―由教師引導小組利用弗瑞爾模型針對「何謂永續發展」進行分析
2.SDGs調查局―每組抽取一張SDGs圖卡,依照佛瑞爾模型進行資料調查並進行
兩分鐘短講。
行動三:極限挑戰
1.有圖有真相―利用台灣人口增長圖、極限村落地圖帶出「極限村落」的議題
,並以概念發源地―日本為例,說明極限挑戰所帶來的困境。
2.創生創什麼―說明因應「極限挑戰」策略的演進,帶出地方創生的概念,並
分享日本與台灣的現況。
行動四:創生,從O開始
1.話說從頭―文獻分析,以雲林縣北港鎮為例。
2.小組任務―選定一個地點完成文獻分析表
3.一起發現趣―所謂「人文地景產」
4.圖畫•圖話―STORY MAP的製作
行動五:專題實察―地方創生DNA
1.青年返鄉如是說―青年創業與產業轉型甘苦談
2.光陰的故事―眷村的美麗與哀愁(聚落轉型)
行動七:雲端上的創生
1. 實境解謎企劃概念與技巧
2. 線上實境解謎企劃製作
行動八:雲端上的創生企劃發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1. 學生可以理解SDGs與全世界所面臨的挑戰之間的關聯性,同時能學會運用佛瑞爾模型此類的工具進行議題分析
2. 學校位於人口嚴重外流的雲林縣,藉由台灣人口增長圖與極限村落地圖的輔助,學生確實了解自己家鄉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政府的因應措施,並思索自身如何能積極地參與相關的行動。
3. 透過教師的示範,學生能從「人文地景產」的角度針對自己的家鄉進行資源分析。
4. 透過地方人士的分享,學生對於青年返鄉、產業傳承與聚落轉型等議題有更深層的認知,並能吸收他人的經驗與自身的生涯規劃做結合。
5. 學會運用資訊工具協助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6. 小組成果:城鄉資源調查表(電子檔)、城鄉綠色地圖(手繪紙本)、線上實境解謎企劃書(電子檔)、線上實境解謎設置(LINE官方帳號)
相關課程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武陵遊藝-GO健康、FUN生活
以健康管理知識築基與體適能為核心的課程設計強化身體與心理素質,以實踐建構領導力、合作力、問題解決、溝通力、體驗環境美感、接受失敗、自我突破與冒險的勇氣。

國立竹北高級中學
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本課程以觀光休閒為主題,引導學生階段式分組合作完成地方旅遊規劃與導覽介紹,應用正課學習到的地理方法(如地圖技能、區域概念),加深加廣,從而訓練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資訊科學中的數學
本課程主要是提供運算思維,以情境問題出發,結合密碼、演算法等素材,發展問題意識,資料抽象化,並具體完成運算思維的歷程,最終解決問題。

國立屏北高級中學
職業試探-自主學習計畫撰寫技巧
課程整合本校商、餐、社、自四大學程教師共同授課,幫助學生體驗課程,其中輔導科授課內容以引導學生書寫計畫,以培養學生具擬訂自主學習計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