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B 溝通互動
C 社會參與
課程理念與目標
提出運用跨領域想像創新思考模式教學方法,藉此想像力產出創造性的新思維,提出突破領域瓶頸的新方法,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
以經營創新的學習環境與活潑的教學氛圍為主體工程,提升教 育視野,發展各校特色;讓包容與想像力無限延伸,營造尊重差異、欣賞創造之多元教育學習環境。
以法律保障智慧財產權,方能提供足夠誘因鼓勵產業轉型為知識產業。所以創造力教育也將 積極宣導全民對智慧財產之尊重,以保障創意者之權益,為知識密集的產業環境催生。
課程與教學設計
一.週六實施分組教學課程、週六科學講座( 上、下學期各4 節* 1 0 次)
二數位閱讀及資料搜尋: 探究與實作作品可參加I E Y I 世界青少年發明展與中小學科學展
三.產出創新作品,並對具新穎性及獨創性之前瞻作品進行專利申請
四.正向面對實驗失敗,因為『實驗失敗是創新的祝福』
(一)檢討實驗過程瑕疵
(二)再思考實驗設計之學理是否充足
(三)實驗失敗是上帝要給您新的思維-會有意外發現(修改實驗設計:直接測試改間接測試)
(四)是再探究的機會(找到蛋白質電泳率與外加電壓有關)
五、評量標準
(一)研究主題(30%):1. 清楚且聚焦。2. 對相關研究領域有貢獻。3.可用科學方法檢驗
(二)創意、學術或實用價值(40%):1.有原創性,方法具可行性。2.對科學、社會或經濟有產生影響之潛力。
(三)科學方法之適切性(20%)
1.設計周全之研究計畫。
2.控因及變因清楚、適當及完整。
3.有系統地收集數據及分析。
4.結果具有再現性。
5.適當地應用數學及統計方法。
6.數據足以證實結論及釋義
(四)展示及表達能力(10%)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2021科展作品一件入選國展
2021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金牌作品1件銀牌作品1件 銅牌作品2件
2021新北市科學研究獎助計畫獲得生物科最佳研究 地球科學最佳研究
相關課程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公民科學養成計畫
用科學方法認識地球的環境問題,透過行動方案的設計及發表提升學生的公民參與,目的在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並進一步發展成行動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從府城到金門
為使學生對金門在地地理人文與生態的瞭解,並鼓勵激發教師進行課程拓展、革新與教室翻轉。藉由所學知能運用在戶外教育的行程規劃,以期將來運用於實際生活。

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自主學習先備課程
本課程協助學生能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的歷程進行自主學習:先設定目標,其次尋找學習資源,取得資源後需進行閱讀與理解,再整理分析後形成結論,完成作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網路世界 數位公民
我們運用NPDL深度學習法來設計這門跨校課程,教學生使用工具與方法識讀媒體訊息。學生嘗試將觀察到的媒體問題,在期末運用所學設計行動方案,期能影響周遭,帶來改變。

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
六龜文史
透過體驗接觸自然生態、了解在地人文。認識六龜自然環境與可能的環境災害,可欣賞、尊重六龜地區各族群文化與各種信仰文化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