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優課程

淡水學

從淡水出發,以始為終認識這片土地。整合時間與空間的概念,述說生命故事,探究地方議題,策劃導覽活動,通力完成主題研究。

地方學
校訂必修
社會

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理念與目標

  1. 藉由學習淡水史,讓學生了解淡水的過去以及成為今日淡水的過程。
  2. 透過以史料建構史實的史學方法,以容易親炙的地方史為題材,讓學生培養探索歷史的能力。
  3. 從富於多元性和跨域性的淡水史出發,由近而遠,從小觀大,讓學生了解台灣與周邊地區歷史發展的關聯性,以世界史的視野重新審視我們居住的地方。
  4. 當歷史融入生活場景中,學生對歷史的感受和評價,不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而是經由學生以認知能力為基礎,通過其自我的理解以及與他人價值判斷的交互作用後,去認識及判斷。如此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對「觀點」的覺察,更能提高學習動力,並促進歷史思維。
  5. 課堂中將進行各項分組活動,以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彙整資訊、口語表達、溝通協調等「敘述故事」的能力;並藉由實地踏查使學生具有「鄉土關懷」,進而能有同理心。
  6. 學期中將指導學生「實地踏查」,以及分組「觀光導覽」,最終能完成主題式的「旅遊企劃說明書」,使學生有「綜合觀察」和「組織企畫」的能力。

課程與教學設計

所有課程主題,皆由社群成員合力完成,設計教學內容與學習單,並於社群共備時段實際演練。除了知識概念的建立,「探究」及「實作」更是課程重點,每個班級皆有兩位授課教師,有效指導。授課單元如下:
單元一、個人生命史:整合「個人—時間—空間」,以淡江校友李登輝、鍾肇政、胡德夫的求學經歷為例,引導學生回顧生命歷程中的重要片段。
單元二、主題式探究:依山傍海豐富多變的地形,造就淡水獨特的歷史與面貌。課程從海洋貿易與對外交通切入,探討淡水的發展軌跡與未來潛力。
單元三、上學途中:前往學校的路上其實充滿記憶與驚喜。經老師示範後,學生也將既熟悉又陌生的上學經驗具象化,分享自己的「旅程」。
單元四、手繪地景地圖:相較於地形圖、街道圖、行政區圖等制式地圖,「地景地圖」乘載著個人、群體的生命經驗故事,學生將分組創造獨一無二的story map。
單元五、史蹟導覽:淡江中學自馬偕創校以來走過百餘年,女學堂、八角塔、禮拜堂、體育館等古蹟更是台灣史縮影。學生將搜尋資料、實地走訪並規劃導覽流程。
單元六、專題報告:從生活經驗與土地出發,尋找「淡水限定」的議題,從觀察現象、蒐集資料、執行計畫、分析整合,最終付諸行動回饋在地。
因本校有不同學程,各有興趣傾向與專長,若以固定的教學模式授課,不利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在「公版」架構下,各班也會根據課堂狀況與學生反應調整任務難度。
因淡水學翻轉了師生間的既定互動模式,教師不再是知識的「霸權」,反而像淡水的「導遊」,帶領學生從實作中體會土地的生命力,佳評如潮。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 生命史書寫 】
從自己出發化身「說書人」

【 生命史簡報 】
細微的事物也能造就不凡的自己

【 主題式探究學習單 】
深度探究與地方息息相關的議題

【 上學途中學習單 】
不起眼的轉角也有滿滿故事與回憶

【 手繪地景地圖 】
以專題主題繪製Story Map

【 史蹟導覽學習單 】
培養整合、口語表達、活動企劃能力

【 專題製作三折頁 】
跳脫吃喝玩樂,深度了解地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