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演示教師
主持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洪雯柔教授
與談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洪雯柔教授
臺中市立大甲高中林怡君主任
時間
2022.07.02 10:30-12:00
何郁欣、鄧淑珍、林佳鴻、
徐致鈞、徐瑞霙、戴淑尼、
王琳鏗、江美瑤、楊淑卿、
梅靜宇
- 發表教師:國立嘉義女中連珮瑩主任、陳宏昌老師
- 發表學生:國立嘉義女中蔡庭穎同學
「城市探索」是嘉義女中社會科跨科社群所發展的一門校訂必修課程,我們不希望將「城市」限縮於本土、社區,不希望窄化地方意涵,也希望避免學生地方經驗過於缺乏以及缺乏地方感。而是期望更寬廣地包含知識性、倫理性、藝術美感創新的學習,協助提升學生地方認同與幸福感。透過覺察、探索、記錄——找出其間的互動、關聯與因果,以提升學生環境敏感度,啟發探索城市的勇氣與動能——作為課程最重要核心,引導學生自主規劃,展開小組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及發展人際互動是學習重點。透過公民行動參與,對地方貢獻一己之力,更期望學生即使長大了,仍然能保有好奇心,透過探究,發現無止境的「新發現」!
本校社會科城市探索教學團隊深耕多年,有鑑於108新課綱跨科跨領域精神融入校訂必修,自103學年度起經由優質化計畫申請,開啟新課綱的第一哩路。啟動跨領域相關增能工作坊、無數場共備會議、實地踏查、檢討修正會議,逐步歷經活動式踏查探索,合科分工分責、主題式專題研究、導入「以終為始」之理念、最終進入跨科跨領域式課程設計並逐年逐步進行課程優化。課程初期以實地踏查、紀錄觀察為主軸,事前規劃偏向傳統地方學(社會領域拼盤式知識相關學習面向)。經105學年度轉型後,為培養學生能有帶著走的能力以及觀察探索周遭公共議題,進而運用解決問題能力提出觀點以及解決方法,教學團隊加入公民學科之課程素養,導向擬定專題進行發想、探究、運用研究方法蒐集資料並以書面報告呈現之內涵。106學年度由教務處協助導入外部諮輔專家陪伴,重新將課程內容劃分出明確之軸線,導入以終為始之課程設計步驟,明確梳理課程前段知識點軸線以及學習鷹架搭設點。107年再次融入各項學習鷹架實作之課程設計,完成本校訂必修課程之設計,順利成功於108學年度,由課程先鋒前導種子團隊逐步帶領教學團隊內之同仁,以社會科之教學動能及教務處各組統籌協助行政支援及課程諮詢教師團隊,持續每週進行「城市探索教師社群」共備,授課方式以雙教師協同搭配方式進行,配對教師皆會先進行每週共備會議討論,當週主講教師先行至另時段課堂進行觀課參與,後再與協同教師討論課程推展。
相關課程

臺中市立大甲高級中等學校
探索化學
探索化學是一門與東海大學化學系合作的AP課程,老師們透過長年努力開發出獨具巧思與創新設計的實驗探索課程(含四件新式專利),除強調做中學外,同時培養學生綠色思維...

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
動地理
1.多元能力培養—除了以基礎課程獲得使用地理技術的能力,並能應用於生活中。在課內活動、作品製作的分組討論過程,學會規劃、溝通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在教室內發表...

臺南市德光高級中學
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透過都市景觀變遷、觀光資源分布等在地議題的探究,讓學生學習地理問題的發掘與研究方法,並藉由臺南小吃故事的探究,將所學實際應用,也藉此過程學習如何共同合作、解決...

新北市私立竹林高級中學
在地導覽員培訓
竹林高中鄰近滇緬泰僑聚居之大型文化聚落,培養學生多元能力、提升學生口語表達技巧並深耕地方文化,達成「在地文化、國際學習」之目標。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公民科學養成計畫
用科學方法認識地球的環境問題,透過行動方案的設計及發表提升學生的公民參與,目的在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並進一步發展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