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便當生物學
揉合「醫藥衛生學群」專業技能與當代SDGs與「國際教育素養」趨勢,藉由生活情境的便當生物解剖與反思,學生長出了知能、惜食、永續與全球視野。本課程分為:生物專業知識與解剖、永續發展的便當生物、國際姊妹校素養交流。
一盒便當中 蘊含多少智慧與世界
打開這門課就像掀起令人期待的便當盒,上層交疊的鮮豔色彩符合了學生對生命科學的好奇,但更深掘的樸實米飯,浸潤著的是剩食、碳足跡、食物保存等永續議題,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後設反思,原來生活的每一步都能實踐SDGs。最終將個人行動轉化為國際倡議,與全球姊妹友人面對面交流彼此飲食的智慧,肯認自我與他人的永續生活方式,原來我們都是一家人。
生物專業知識與解剖
回應新課綱「醫藥衛生學群」學生對生命科學的需求與興趣,本課程採「探究式合作學習」方式,針對便當中常見的生物進行探究與解剖,學生自主上網搜尋食材(例如:雞翅、蛤蜊、透抽…)的器官結構並彙整報告,再進行細部解剖與錄像,分組表達探究與實作的成果與反思。
永續發展的便當生物
探討便當食材背後的碳足跡、剩食議題、食物保存等永續議題。學生透過手作剩食甜點、發酵保存盛產的蔬果、計算食物歷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親手栽種當季與與收成當地農產、利用健康又低能源消耗的烹調方式…體現每一天每一餐都能輕易執行的環保手作,以緩慢與自然的方式渡過一小段文青風格的美好生活。
國際姊妹校素養交流
將自己手作的釀漬、發酵、料理、點心,妝點成得意的作品,與姊妹校的同學分享。用簡單的英文和國際友人交流生活中永續的好點子,發掘彼此先民的智慧、探索新奇的異國食物、比較氣候與環境條件、體認我們都是地球的好公民。從食物中能延伸的永續概念就像萬花筒一樣,不再只是桌上的一盒便當,我們打開的是一整綠色的新世界!
相關課程

國立南投高級中學
數感桌遊

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
生活永續專題
透過「土地利用變遷」及「樂生議題」課程,了解在地地景變化並探討原因,藉由不同立場來討論、思考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
老鹽埕的記憶之味
引領學生親訪31間50年以上老店家,書寫店家故事並以藝術創作留下老店的獨特歷史風味。以三年為期,結合社區資源的產學合作,延展至跨校課程,深耕高雄鹽埕在地文史風貌...

臺中市立中港高級中學
你農我農
課程結合校園既有的食農園地和落棄堆肥區,課程議題多元,提供農事實作體驗、探討農業議題,期許學生擁有思考力、問題解決力。

新北市立金山高級中學
公民與社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戶外教育
透過實地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認識台灣戰後的民主發展歷程,並深化公民素養與民主人權精神,學生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