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理念與目標
高雄市為一著名海港都市,對當地居民影響深遠,但我們常身處其中而不自知--不了解海洋,更不瞭解海洋帶來的恩惠,與其現在所面臨的危機。透過Feel、Wonder、Think、Plan、Act,以SDGs為學習起始點,引起學生對海洋的覺察 (Feel),藉由中/英資料閱讀(Think),發現問題探究成因(Wonder);進而提出行動方案(Plan)。
本校與新北三民高中、屏東崇華高中教師組成校際社群,透過社群平台、視訊共備、線上協同教學等方式,擴展學生學習視野、豐富課程內涵與面向、增加教師專業知能。經由此課程,學生可以發展下列能力:
1.培養學生對海洋議題之探究能力:此專題課程帶領學生了解自身所居住的城市與海洋的連結性。理解SDG14 海洋生態目標是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引導學生認識海洋議題,例如:海洋生態vs.休閒、海洋能源、海洋文化等,來關注海洋的永續發展; 透過了解與聯合國 SDGs 的連結,體認全球生命共同體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上圖為本課程擇定之海洋專題主題
2.發展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學生經由發表及討論,體會人與環境的交互關係,反思個人的行為,發展批判思考、溝通、論證與解決問題……等能力。
上圖為老師於課堂上說明如何擬定行動方案
上圖為老師於課堂上至各小組討論報告內容
3.提升英文專題應用能力:學生用英文分析、陳述我們的海洋與永續城市發展的相關議題,進而提出行動方案(Action Plan),以達永續海洋都市之目標。
4.深化資訊與媒體應用能力:學生能夠學會如何透過資訊軟體與線上平台(Google Document)彙整資料、 製作心智圖(Canva) 、製作簡報( Google Slides),並透過視訊(Google Meet)進行口頭報告。
二、課程與教學設計
1.透過三校共備交流,共同激盪合作的教學模式:透過南北學校合作,可以理解南北海洋議題與環境之差異,並互相檢視學期課程規劃。
上圖為三校於學期開始前,進行課程內容共備
上圖為本校教師社群共備行動方案教學內容
2.三校學生、校內跨類組交流,給予學生口頭報告的練習舞台:鼓勵學生在不熟悉的同儕們進行發表, 增進膽識,並透過觀看他人的報告,激盪出更多關於此議題的想法。
上圖為學生進行期末線上雙語發表海洋專題報告
3.跨班合作,激發學生發展團隊合作能力:本課程的課程成品是行動方案以及專題報告,勢必需要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學生必須要了解各組員之特性,了解如何適當地分配工作,並能夠解決溝通障礙,才能順利完成報告。
上圖為學生上台報告行動方案的計畫流程
4.建立雲端教室,加強跨班、跨類組之連結:為了讓學生能順利接收到老師派發之公告、共編作業,並讓學生能有上傳作業之空間,老師建立師生互動之Google Classroom,讓學生能更清楚各階段需要完成之任務,也能夠更直接收到老師給予的回饋。
三、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1.透過海洋專題,更了解家鄉與全球的海洋: 除了解 SDGs 與海洋議題之連結,學生擇定子題進行專題探究:「海洋文化」、「海洋休閒」、「海洋酸化」、「海洋生態」、「海洋能源」、「海洋資源」……等。學生必須透過閱讀材料、整理分析、製作行動方案、自我省思等方式,學習到該議題各面向之內涵,並擬出可行的解決方式。
上圖為學生正在探索SDGs與海洋議題的關聯性
2.增強英文閱讀及訓練英文口說,增進學生語言能力:雖然英文非本課程之必要條件,老師仍引導學生做英文與中文的閱讀資料蒐集歸納。
上圖為課堂上引導學生完成雙語海洋閱讀探索與練習
3.透過網路工具,習得線上完成小組作業與報告:
A. 建立 Google Classroom,老師於此追蹤、回饋課堂作業。
B. 教導利用 Google Document 共編文件,讓師生可以一起在線上文件修改與溝通。
C. 指導學生使用 Google Slides 和 Canva 完成中文或英文簡報。
D. 透過 Google Meet 與學生小組會談或Line chat與學生連繫。
4.學生期末回饋單:學生於期末做兩次回饋單:
A.期末視訊發表回饋單: 觀摩他組的表現並評分回饋。
B.整學期的自我省思及組員表現回饋單。
上圖為教師請學生填寫本課程回饋單
四、後記
因疫情停課影響,許多小組原訂行動計畫受到延宕或調整,而學生組內討論、工作分配、期末報告練習等更受到挑戰。在此過程中,老師們也透過線上視訊給與個別小組指導,引導各組擬訂的替代方案學生專題,協助協調小組內溝通問題,讓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創意,順利完成專題。透過平時已建立雲端教室,加強跨班、跨類組之連結:共編作業,上傳作業之空間,建立師生互動之Google Classroom,直接收到老師給予的回饋。
相關課程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勞山道士
運用學習單、探究策略、影片及平板輔助教學,使學生學習過程能善用資訊科技,並能樂在學習之中。過程中運用如jamboard、kahoot!、nearpod、google表單互評及youtube影片等...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
專題研究
由本校「專題in joy社群」教師組成教學團隊,指導學生做研究的方法,由「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強觀察發掘、問題意識、圖資利用、文獻閱讀、實驗設計、研究分析、撰寫報告...

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
發現虎崗
課程以本校桃園高中與前臨的南崁溪、後依的虎頭山等校園環境探索為核心的「發現虎崗」,依國文、英文、社會、數學、自然學科領域分成五個通識型的微課程,並將高二所有班級...

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
公民科學養成計畫
用科學方法認識地球的環境問題,透過行動方案的設計及發表提升學生的公民參與,目的在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並進一步發展成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