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優課程

傳播與報導文學

本課程以現實關懷與媒體識讀為核心,透過文本閱讀、專題採訪報導帶領學生走入現實、識讀生活、參與社會、發表觀點,成為關注議題的優質公民。

媒體識讀/素養
多元選修
語文
DOWNLOAD
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
洪梅珍、楊淑惠、鄭嫊女惠、林晏如、曾莉莉等報導文學共備社群教師

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理念與目標

1.運用有效學習策略,訓練觀察、分析、思辨與挖掘議題的能力。
2.透過體驗實作課程,培養分組合作與策劃發展專題報導的能力。
3.關注社會與國際議題,兼顧在地與全球關懷,擴展視野與胸襟。
 

課程與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與媒材:以現實關懷與媒體識讀為核心,透過文本閱讀、新聞案例與紀錄片探討、採訪踏查、電台播報、專刊編輯、成果策展等多元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跨越課本走入現實、跨足媒體識讀生活、跨出校園參與社會、跨上論壇發表觀點,成為具備媒體素養的優質公民。

2.課程架構:


3.教學評量:課堂參與討論 20%、課堂分組報告 30%、報導文學學習單20%、實作與發表 30%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經過授課老師檢視學習單、專題報導等作業內容、廣播稿撰寫和電台音錄實作、回饋單和課程前後測的分析,本課程對學生在媒體識讀、報導文學文本理解、專題報導寫作的部分皆達到評量標準。學生的具體學習表現與成果如下:

(1) 學生確實提升觀察、探索、識讀與表達能力,並能關注社會及國際重要議題,勇於表達觀點,透過文字與大眾傳播方式具體實踐對議題的關注與行動。
(2) 每學期修課學生皆能完成專題報導與廣播錄音,如:輕軌專題-跟著瑞祥輕旅行、瑞祥生活圈百工圖、SDGs 校園行動方案專題報導、五甲龍成宮專題報導等等。
(3) 修課學生對廣播電台的工作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透過電台的錄音實作體驗課程,許多學生錄取大眾傳播相關科系;也有學生以「布袋戲專題報導」入圍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辦的第 14 屆全國金聲獎第 1 屆高校聲優獎(第二名)。
(4) 修課學生自發成立瑞祥高中大傳社與編輯社。
(5) 修課學生能將所關注的議題撰寫成刊物或發展為小論文,並勇於投稿發表,如:愛滋病議題小論文榮獲高市跨校小論文第一名;SDGs 專題小論文獲全國高中小論文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