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優課程

宜蘭學

本課程希望學生用雙腳實地走訪自己的鄉土,用雙眼實際探詢自己忽略的角落,用訪談和人地建立最直接的互動,用文本佐證自己所見所聞,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地方學
多元選修
跨領域
DOWNLOAD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徐銘鴻、林秀惠

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課程理念與目標

戶外環境,為人們所生存的空間,也是人與環境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人與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因而產生不同的區域特色,本課程計畫以戶外教育與地方學為主軸,並以12年國教課綱發展學生自發、互動、共好之素養,以及跨領域學習整合能力為理念設計課程,以位於宜蘭縣的宜蘭河流域,作為體驗式學習的場域,除了認識蘭陽平原的區域特色的形成外,亦希望藉此達到下列目標:

(一)、藉由跨領域探索式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探究思考、以及自主性的問題解決能力,並培養終身學習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培養正確之環境道德。
(二)、藉由地方本位的課程設計建立學生和在地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社區議題、重大議題之深度連結,涵養學生之地方感。
(三)、訓練學生能實際使用各種地圖、地理資訊系統工具、田野調查等地理技能,並整合地理、歷史、公民、生物、地科等跨領域學科知識,以storymap為工具,提出地方再生的旅遊行銷方案。
(四)、藉由探究式的課程架構,建構學生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從戶外場域中培養發現問題進而蒐集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與教學設計

課程透過多次帶領學生到實地進行戶外實察與討論,最後再利用最終表現任務—地方創生的旅遊行銷方案的實施,讓學生不是僅待在室內單向的接收教師給予的訊息,也需要透過自己的五感到當地進行實地的感受,並期待透過更具挑戰性的最終報告--表現任務的實施,讓學生必須透過自己與組員的討論、資料收集、規劃可行方案、公開報告,相互詰問的過程,對於自己的所學能更有所感,也能透過自己動手觀察、探究的過程了解地方環境的變遷,而這樣的練習,都需要教師、學生與在地資源的提供,也讓”地方”成為一個提供脈絡化與情境化教學的重要場域,以符應108課綱中的素養教學,並學生能學習與自己、組員與地方,自發、互動且共好。

1.教學上使用講述法、實作、自導式實察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從各方面去認識蘭陽平原的特色與區域特性,透過對在地故事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地方感,期待學生在戶外實察中開啟與在地的連結,讓學生與地方連結而有感,有感而有溫度,有溫度而有故事,啟發而形成有溫度的宜蘭人。

2.評量方式採書面報告、作品發表、實作的多元評量方式,希望學生從認識到保護宜蘭與行銷宜蘭,並提升學生對於永續發展的公民素養。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本課程模以宜蘭河流域為主體,分別討論了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的關係,宜蘭河變遷與發展,暨扣緊「知識、技能、情意」三大面向,也讓學生理解自然與人文是彼此影響的;而為了解決問題,課程也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建構起不同的學習目標。而利用戶外場域進行課程,一方面是學生到了戶外觀察探索,除了能夠應證在書本學的內容及老師的講授之外,更希望學生藉由五感體驗過後能更珍惜我們的環境資源,能夠從自身做起,善於觀察探究,及愛護自然並珍惜每一份資源,且能夠關懷在地事務,例如:節水、節電、使用環保袋、關心公共環境議題等等。在課程評量中除了短期的成效檢核,先以學生的心得反思作為課程是否達到成效的指標,再以最終表現任務—宜蘭創生旅遊storymap進行報告或實地導覽,試圖為宜蘭的新生找出出路,可從表現中看出學生的在地情懷與解決事情的思考是否完備及具創意。學習素養的養成,是讓學生終身受用,可以應用在以後生活的任一個舉動,希望學生日後的生活態度,都可以保有這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