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關連性
A 自主行動
B 溝通互動
C 社會參與
課程理念與目標
(一)理念:運用學習單、探究策略、影片及平板輔助國文教學,使學生學習過程能善用資訊科技,並能樂在學習之中
(二)目標:
1.學生能依據教師所架構的自學影片,瞭解小說流變,並可依據所知內容進行統整。
12. 學生能依據紙本學習單引導,興同學互助合作完成任務。
13. 學生能藉由互助合作過程中瞭解本文之主旨及相關重要知識點,並且據以命題。
4. 學生透過影片瞭解故事編寫的步驟與方法。
5學生運用載具錄製彼此說故事的過程後,能適切地彼此評分,並給予建議。
課程與教學設計
(一)學生自學:
• 運用工具:《自主學習規劃單、HSQ學習單〉
2. 學生依據自主學習規劃單評估自己學習的起點
13. 學生利用行動載具觀看影片 「秒懂小說流變」,並填寫HSQ學習單。
14. 學生可使用YouTube搜尋相關學習影片
15. 學生使用 jamboard完成「秒懂小說流變的歸納圖」
課程奥教擧設計
(二)平衡式學習策略
教學方法、媒材、評量、策1. 教師發放學習單。學習單中包含已有解題影片的任務,以及未有解題影片的略等)任務。學生須與組內同學合作,共同完成題目。
2. 教師提供解題影片,學生依據解題影片,解決學習單中的部分任務。(影片
:熱線追蹤--聊齋-01、熱綠追蹤--聯齋-04、作者動畫一蒲松齡。)
13. 學生須奥阻内同學合力解決未有解題影片的任務。(紙本學習單中課文探索
之提問)
4. 教師請各組上台說明各題答案,並進行總結 。
(三)組間互學:
• 教師請每組學生出2題题目,並讓學生進行競賽擬題
12.每組同學出兩道題目,並將題目貼在老師建立好的Google文件中;即完成
張大考卷。
13. 每組同學需解決其他同學出的題目。
14. 由各組公布答案輿詳解,並計算各組答對輿答錯的題數。最後選出出題鑑別
度最高的一組,為本次活動優勝組別。
(四〕教師導學:
1. 教師運用Kahoot確認是否每位同學都了解本課的作者及課文內涵。
12. 教師總結:針對學生出題的內容興觀念進行釐清輿補強。
3. 學生完成個人自主學習反思單;待資料上傳後,教師可針對個別學生給子擧
習引導。
學生學習表現與成果
1. 依據影片內容完成古典小說流變的統整圖。
12. 善用資訊工具完成教師所交付的任務輿學習單。
13. 依據教師引導與同學互助合作完成任務。
4. 依據學習所得,擬訂具鑑別度之題目。
15. 透過影片瞭解編寫故事的步驟與方法,並據此向同學說一個首尾完整的故
事。
6. 分組持行動載具,利用載具「錄影」功能,記錄彼此說故事的過程後上傳至
seesaw網站。
7. 透過google表單進行說故事的自評與互評,瞭解自我的不足與改善精進的方
法。
18. 完成個人自主學習反思單。
19. 運用填完之WSQ學習單,釐清自己的問題。
110. 觀看自己所完成的學習歷程,檢討自己的學習成果輿學習方法
相關課程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城市地景小時光
本課程帶領學生賞析臺南地景的文學作品,經由小組討論、在地文史訪查,選擇具有生活經驗與情感的地景,結合手機APP書寫、Google Map操作,進行文字創作、手繪地圖與雜誌編...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科技與設計
本課程結合設計思考、問題導向學習法、創客基本技術,引導學生設計和開發多功能智慧創客產品,並在期末完成發表。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
跨文化行動方案
本課程提供來自不同文化的跨文化場景選擇,並利用引導式介紹、討論和報告來學生增加對文化和文化生活故事的興趣,通過多視角思考多元文化和文化可持續性和創新在我們...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食農藝趣
「吃的是什麼?從哪裡來?」以簡單的問題發想,結合永續議題融入,帶領學生親手種植與認識農業背後的意涵,進而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與影響,在未來能將永續概念融入其生...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翻轉空間造化美」:跨域美感素養的課程實踐
打破學期間課程單元各自獨立的藩籬,以每週一單元扣緊課程核心,規劃12週課程,以培養本校博雅建中人與品味、品質及品格的三品人生哲學為教學願景。